夏洛特镇(Charlottesville,即夏洛茨维尔市——观察者网注,下同)是弗吉尼亚大学所在地,原本是一个宁静的大学城。但一夕之间,却成为点燃激烈种族主义冲突的导火线,还掀起了170多年前南北战争遗留的历史伤痕。
历史上人类社会累积的各种公共治理经验,面对中国当前所处的历史情境都会显得有所不足,中国人只能自己摸索自己的政道与治道。中共体制有引导社会追求长期目标的优势,这是陷入短视、民粹与分裂之当代民主所欠缺的。
2007年,《国家利益》杂志发表《没有西方的世界》一文。这篇文章指出,有两种令人忧虑的可能性值得西方国家深思:第一,非西方国家可能对于西方国家主导国际秩序与全球治理机制的正当性提出挑战,并要求大幅增加非西方国家的发言权,以及推动大规模的多边体制改革;第二,非西方世界可能根据不同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另外建构一套国际交往与合作的规则,从根本处绕过西方国家主导的多边体制。
本篇原名“反思市场与民主”,对过去30年来席卷全球的市场与民主之大趋势做一深刻反思,颇多洞见。虽然此文的主要现象和论证是由美国、欧洲、新兴发展国家,但以当下中国对读,也足以生出思考、警醒与借鉴。
2014年,在申请举办G20峰会的时候,中国打败了日本,获得了举办权;这也看出,世界各国都非常看重G20的机会。就当前世界来说,经济的全球化陷入衰退,从欧洲到美国到亚洲,右翼甚至极端的势力都在兴起;战争阴霾、宗教极端主义带来的后续反应,恐怕仍将影响世界相当长一段时期。人们不禁要问:这个世界会好吗?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主导的这次G20能取得何种成果,就相当值得关注。中国能给世界的经济乃至全球秩序的治理提出什么方案?
苏格拉独立公投刚刚落幕,接近半数的公民渴望独立,背后有多重的推波助澜力量。独立运动既根源于苏格兰与英格兰之间的历史恩怨情仇,也得助于北海石油收入提供的财政诱因。但这场让英国濒临分崩离析的政治危机,更透露出当前欧洲主权国家普遍面临的双重合法性危机。
曾经高捧民主与市场的人,如今正在大声呼吁国家能力建设。原因有二:第一、很多新兴民主国家陷入恶质民主的困境进退不得;第二、在“自由化”、“市场化”与“私有化”的主导思维鞭策下,国家职能不断被消灭,民主选举产生的政府根本无力回应民众的需求。
2003年3月20日,英美联军启动对伊拉克强人萨达姆的“斩首行动”。在美国部队顺利击败伊拉克政府军之后,目空一切的小布什国家安全团队决定彻底摧毁以逊尼派为主体的国家体制与机构;事后证明,这是一项极为愚蠢的决定。回头看来,切尼与拉姆斯菲尔德所犯的错误几乎等同战争罪行。